当前位置:科技部门户 > 专题专栏 > 专项工作 > 技术创新工程 > 工作简报
【字体:
技术创新工程简报第12期 总第163期
日期:2015年12月31日     

本期导读:

  · 上海市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智慧管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安徽省公布第七批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和第六批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

  · 中医药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第三批先行先试创新事项

  · 中央企业2015年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班在京举办

  · 杭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

  · 打造物联网世界的通用语言“智能跨界、物联融合”2015闪联峰会胜利举行


上海市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来源:上海热线

  药价太贵,滥用抗生素引发耐药危机,癌症、老年痴呆症缺少有效药物……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有望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新途径。今天,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共同倡议、上海地区合成生物学实力研究单位共同发起的“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成立,当天同时举办了“代谢科学与合成生物学高峰论坛”,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代谢科学和合成生物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挑战,以促进生物技术创新,助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上世纪20年代发现青霉素至今,青霉素等抗生素已经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然而随着有耐药性的微生物数量不断增加,抗生素对这些“超级细菌”束手无策,给人们的生命带来威胁。“随着代谢科学的深入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充分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天然合成药物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改造和设计,定向合成重要的药物分子。”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冯雁教授介绍说,“合成生物学通过对生物基因进行设计、操作和组装,能够赋予它们人类所需的功能,除了在新药的创制领域外,在食品、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都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上海正面临人口快速增长与老龄化、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约束等严峻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设计新型生物技术支撑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产业变革。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研究所等单位,成立“科研-技术-产业”上下游衔接、合作攻关的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致力于开展合成生物学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解决生物产业瓶颈技术,促进生物技术颠覆性创新。

  当天,上海交通大学代谢科学研究中心也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将瞄准代谢科学体系中的若干前沿科学问题,聚焦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体中初级和次级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谢网络和调控规律等研究内容,系统发展代谢科学研究的共性交叉技术,为合成生物学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为驱动新时期生物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同时,来自全国各地代谢科学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近10位院士和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举行了代谢科学与合成生物学高峰论坛,这是继上海“代谢科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士沙龙之后,为全面推进代谢科学发展战略而举行的更大规模的智库研讨型大会。

  论坛就“代谢科学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与挑战”主题进行了座谈交流,重点讨论了代谢科学与合成生物学在疾病防控、药物研发、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等方向的应用前景。专家们认为,代谢科学与合成生物学作为驱动未来生命科学与产业发展的引擎,需要组织起整体化、系统化、科学化的代谢科学研究布局,还应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及以我为主的科学领导力,引领战略性新兴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

  

智慧管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们共聚武汉,发起成立了智慧管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旨在政府部门、科学家、企业、高校、用户之间结成“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更科学、先进的产业合作新模式。

  北京中昌天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孙成光告诉记者,地下管网就像人身体里的血管脉络一样复杂,如何把它构建得合理、高效、有序,需要政府主导,企业、科研院所、群众的有机配合,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位置技术、大数据、云服务等信息技术构建起一个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主旨,以综合管理为手段,以高新技术为支持的新型智慧管网体系。

  

安徽省公布第七批省创新型企业试点和第六批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名单

来源:安徽科技厅网站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安徽的实施意见》(皖发〔2014〕4号)等文件精神,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增强创新活力。根据企业自愿申报,在市县初审推荐的基础上,安徽省省科技厅会同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审核,确认了安徽省第七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和第六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

  

中医药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来源:新华网

  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各行业都在大数据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中医药行业如何拥抱互联网、拥抱大数据。12月27日,中医药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医药数据中心主任刘保延表示,希望通过联盟这个平台切实推动中医药健康大数据的发展,让“互联网+中医药”,让“大数据+中医药”。

  当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李昱出席并发言。国家卫计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孟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苏钢强、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书记王炼,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院士以及联盟成员单位代表25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说“中医不科学”的声音会越来越小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大大提振了国内中医界的信心。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院士表示,大数据方法的普遍采用使中医学更加理直气壮地进入科学殿堂,今后说“中医好象不科学”的声音会越来越小。

  李国杰说,中医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形成了辩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的体系。尽管从生物医学角度中医现在还很难回答为什么,但是借助大数据理论和技术方法可以从治病和整体调节人体健康状态的角度回答是什么东西或者怎么治,“大家知道中医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大数据,找到了很多重要和疾病的相关性,可能还讲不出因果道理,但是丰富中医的临床数据如果全部搜集起来是巨大的宝库。过去中医一般是小作坊方式,独个郎中看病,并没有有意识积累大数据,但未来通过云计算可以把所有的数据记录下来,实现‘中医大脑’。在美国,IBM开发的沃森问答系统比人还厉害,得了冠军,抢答一些很有挑战性的问题。现在这个系统已经做医疗了,我想将来的‘中医大脑’做出来,可能会超过他们的系统。”

  不过,李国杰也同时提出中医药大数据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既不要轻视也不要迷信大数据的作用。李国杰说,人们的决策是从知识、经验,甚至靠直觉。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更多是依赖于机器做的,计算机发现数据相关性很多是偶然的,并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要把人的判断和计算机结合往往取得最佳效果。另外一点就是思考,信息比数据更重要。信息也好,数据也好,是产生知识的必要,思考才是产生新知识决定性的因素。

  二是对“相关性分析”不要盲目乐观;三是,不要只盯住数据量的规模;四是要汇集尽量多种来源的数据。

  此外,李国杰还提醒要特别关注大数据平台的成本,以及发展大数据发展所需要的新处理模式,“中医和健康领域的科技人员和信息领域的人员结合起来密切合作,来探索新的大数据的一体机、新的处理模式和新的算法,这样才能大幅度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和能耗。”

  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中医药信息化

  对于中医药健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任务,刘保延表示,联盟由国内外医疗机构、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单位、投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共计101家单位发起成立,以中医药发展的信息化需求和互联网、中医药的推动力为基础,以提升我国中医药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中医药信息化为目标,以信誉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创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共建与共享平台。

  刘保延说,联盟旨在组织理事单位等围绕中医药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开展中医药大数据技术合作,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平台服务,为实现中医药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为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运用,提升我国中医药大数据产业和中医药信息化整体竞争力提供支撑;为人才的交融,人员的互动提供交流学习的支撑。

  对于联盟的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院士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联盟机制的建设;二是密切合作,研制并制定中医药大数据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平台;三是不断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为行业的发展及民众提供服务。充分利用挖掘数据技术,挖掘有价值新理论、新知识、新的诊疗方案,这对中医药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将会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四是加强跨学科的培养,借助各方力量,搭建多学科人才培养的平台,为中医药行业培养急需的多学科及专业人才。

  当日,联盟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担任联盟理事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璐琦担任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

  大会还就大数据最新理论技术、人口与健康数据、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以及互联网+中医药和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等主题进行了研讨。近期,联盟将重点围绕中医药大数据资源的汇聚平台和共享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

  

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第三批先行先试创新事项

摘自:科技部网站

  2015年12月22日,湖北省政府召开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现场会暨第三批先行先试创新事项发布会。

  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在会上强调,要深入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颠覆式思路,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政务服务,加快湖北内陆自贸区申报。

  2015年,东湖高新区新开展了66项先行先试工作,其中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34项,目前已完成61项,5项正在稳步推进。形成了80项制度性文件,初步建立起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了发展后劲和活力,释放出改革红利、开放红利。

  2016年,东湖高新区将重点开展18项改革创新事项。其中行政审批与服务3项: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探索投资准入后的管理流程优化以及审批、纳税环节优化,建立行政审批大数据平台,连通政府各部门,推进全透明并联审批。科技创新7项:鼓励外资研发中心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共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备案制,破除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环;争取外籍高端人才“绿卡”改革试点;推进武汉“城市合伙人”服务中心建设。围绕武汉“城市合伙人计划”,打造创业投资高度活跃、开放包容高效的创新创业平台,为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服务;支持区内企业开展国际技术并购,通过并购企业、购买专利技术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研发平台和研发团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光谷众享”计划,鼓励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类机构建设面向社会的公共技术平台,提供概念验证、产品研发、工艺开发、小试生产、检测分析与认证等一体化服务;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搭建一批互联网开放式创新平台,面向社会提供众创研发、众包设计、协同制造等网络化服务;科技金融5项:加大金融体系创新,支持科技金融机构开展新型金融业务;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争取开展企业外债“比例自律管理”试点;支持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营科技银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设立东湖高新区建设自由创新区专项发展基金。对外开放3项:加快推进东湖综合保税区国际检测维修、跨境金融服务等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关区合作,完善东湖综保区与口岸合作机制,增强口岸功能;探索外资商业保理、融资租赁混业经营。

  

中央企业2015年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班在京举办

来源:国资委

  为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及近年来国家对创新发展的相关部署,提升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水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12月3日到4日,中央企业2015年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班在京举办。来自110家中央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的约220名同志,以及国资委办公厅、规划局、评价局、产权局、收益局、研究局、人事局、管理局、信息中心等厅局代表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邀请科技部、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委领导和行业专家,对“科技体制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知识产权运营”等国家创新战略部署分别进行了解读,规划局邓志雄局长作了题为“补长科技短板,推动创新发展”的讲座,袁雷峰副巡视员通报了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情况。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铁建、武汉邮科院等中央企业在培训班上交流了规划编制、科技管理、双创工作等方面的经验。

  参加培训人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组织等给予了一致好评,开展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普遍认为培训班的举办紧密结合当前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要求,对中央企业理解把握国家创新相关政策,分析研判国内外创新发展形势,全面了解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总体情况,做好“十三五”创新整体谋划,进一步明确创新发展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次培训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一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培训班将常态化,每年举办一次培训,持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增进中央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和协同创新,切实推动中央企业创新发展。

  

杭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

来源:温州日报

  近日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重点创业人群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场租补贴、税费减免等25项新政组成的优惠大礼包,同时鼓励企业吸纳就业。

  据悉,所谓重点群体包括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 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城镇复退军人、持证残疾人。

  创业可享受6项优惠

  《意见》通过6项优惠减轻创业者在资金、场地、社保、税收等方面的负担。

  对缺乏创业资金的在校大学生、城乡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30 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也可申请贷款最高50 万元。

  重点群体还可享受3年贷款全额贴息。贴息利率可在基础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以贷款30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4.35%,上浮后为7.35%计算,3年内最高可享受贴息约6.6万元。

  对入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办的创业孵化基地的初创企业,头三年分别实行年租金全免、减免50%、减免20%。租用经营场地创业的,3年内可给予每年不超过5000元的租金20%的场租补贴。对入驻各级众创空间的创客,给予为期1年最高20000元的每平方米20元/月的场地租金补贴。

  重点人群创办个体工商户或企业,若能正常经营并缴纳社保1年以上,将获得不超过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若能带动就业,3年内还可获最高总额2万元的补贴。

  此外,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限额9600元,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小微企业招工可获300万贷款

  《意见》提出,小微企业招用重点人群达到现有职工总数20%以上(百人企业达10%以上),符合条件可按每人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最高总额300万元,入驻科技孵化器的还可享受3年全额贴息。

  若小微企业新招用毕业2年以内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可给予1年社保补贴,补贴期限1年。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在6个月内开展岗前培训的,还可给予企业培训补贴。符合相关条件的,3年内还可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给予个人每年2000元以上就业补助。

  此外,《意见》将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强化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的功能

  网络创业享有同等优惠

  《意见》明确了经认定为网络创业的,可与其他经营实体一样享受贷款、贴息、补贴等优惠政策。

  凡是在温州市内注册经营网店、申请认定时已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就业失业登记的城乡创业者均可申请网络创业认定。申请时须符合网店经网上交易平台实名认证且已连续经营6个月以上;网店综合评价率或好评率较高;平均月营业额在3000元以上等条件。

  同时,重点人群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的,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和带动就业补贴标准可上浮20%。对从事农产品网络销售、农民网络消费服务的电子商务企业招用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在3年内可获社保补贴。

  城乡劳动者在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服务1年以上并缴纳社保的,经认定,可享受一次性创业社保补贴,其中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补贴标准可提高到1万元。生活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到服务站就业并缴纳社保的,经认定可参照公益性岗位政策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

  

打造物联网世界的通用语言“智能跨界、物联融合”2015闪联峰会胜利举行

来源:闪联联盟

  12月17-18日,以“智能跨界 物联融合”为主题的2015年闪联峰会在北京盛大开幕,来自中国大陆、港台、韩国及以色列的闪联会员们济济一堂,共同回顾了闪联联盟在2015年的技术、标准和产业化成果,并就各自在智能硬件、互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对产业趋势的看法进行了主题分享。

  本次闪联峰会云集了来自多个产业领域的闪联会员及合作伙伴,包括长虹、松下、意法半导体、古北电子、庆科、联盛德微、猫范、Valens、Tekoia在内的多家闪联会员进行了主题演讲或产品演示,来自WIFI联盟、Zigbee联盟、京东、乐视、海康的合作伙伴也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峰会内容涵盖无线技术、智能硬件、互联网金融等多个方面,并在现场促成了多家产学研机构的合作意向,充分体现了了闪联联盟在物联网领域技术优势和产业推动力。

  闪联联盟一向以把促进互联互通、促进产业合作升级作为自身的重要建设目标,而在物联网时代,闪联更是定下了把闪联标准打造成未来物联网世界的通用语言这样一个宏伟的目标。

  标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也是自主创新和推动信息技术大众化的载体,标准不仅是世界通用语言,同时也牵涉到利益和市场的分配。

  在此次峰会上,闪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孙育宁博士与大家分享了2015年闪联工作成果及2016年工作展望,他介绍说:作为中国第一个3C产品协同互联国际标准的制定者,闪联标准致力于做未来物联网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全体会员及行业合作伙伴的支持下,2015年闪联在技术标准、产品产业化及国际合作领域均取得长足的进步。闪联取得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连同闪联团体标准成果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闪联标准化体系。

  基于闪联标准的技术成果在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家电企业,医疗机构,电动汽车、高铁、工业厂矿等领域,在K12教育领域都有闪联标准的贡献。同时闪联标准现已经应用在在多个工厂、矿山、电动汽车充电桩、高铁等多个工业领域的智能化设备和云服务平台中。在保持闪联标准在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之外,积极拓展工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等产业应用。

  2015年闪联已在北京密云建立了标准创新基地,未来将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再建设多个标准产业化基地,服务会员、推动产业。在产业基地的基础上设立闪联产业基金,通过“基地+基金”的模式,打造超级孵化器与加速器,实现标准、技术与金融资本的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