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国家高新区发展态势 日期:2007年06月28日
53个国家高新区按照“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步伐,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高新区企业的创新活动情况 1.参与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 2006年高新区有就业人员已达573.7万人,是高新区建区初期1992年的16.9倍,比上年增长10.1%。 高新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达到231.8万人,占到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40.4%。按学位分类:具有学士学位毕业生103.8万人、硕士学位毕业生16.8万人、博士学位毕业生2.5 万人,并且吸引了近2.2万名留学归国人员回国创业。 高新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98.6万人,占到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的17.2%。其中研发人员达到59.8万人,占到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0.7%。 2006年,高新区共吸纳了 22.5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国家吸引就业人材提供了良好的渠道。高新区从建区初期的1992年到2006年,就业人数以年均22.4%的速度增长。(见表1) 表一 高新区从业人员构成表 单位:万人
2.科技活动经费的筹集与支出 2006年高新区企业用于科技活动筹集到的资金总额已达到176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 %。其中,由企业筹集的资金达到1468.3亿元,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118.3亿元,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资金90.2亿元,来自各事业单位的资金13.3亿元,来自国外的资金32.2亿元,来自于其他方面的资金43.1亿元。(见图1) 图1 高新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
科技经费支出前五位的高新区有: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西安高新区、成都高新区。高新区企业的R&D经费支出为10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7%。占到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的2.4%,占到产品销售收入的2.9%,R&D经费支出占到GDP的比重为8.7%。(见图2) 从R&D经费支出的情况看,外商投资企业投入的经费最高为295.4亿元。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282.1亿元、股份有限公司168亿元、国有企业投入经费114.4亿元。 2006年高新区内经认定的30403家高新技术企业中,R&D活动经费投入达到946.7亿元,同比增长32.1%。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3.0%,占高新区全部R&D活动经费投入的89.8%。 3.科技活动项目及科技机构 2006年高新区企业在科技活动中参与的科技项目数量已达到 128179项。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数63472项,R&D项目数60159项。 2006年高新区企业创办的科技机构数量已达到6863个,在科技机构中从事的科技活动人员已达到24万人。 4.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2006年,高新区的新产品产值达到8456.5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为8119.8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2.5%。新产品的出口达到195.2亿美元,占高新区出口创汇的14.3%。 2006年,高新区企业已拥有发明专利数为32600件,比上年增加了16188件,同比增长101.4%。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最多10169件,有限责任公司7255件,股份有限公司4918件。高新区每万人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为56.8件。 按当年申请专利的总数来看,高新区2006年申请专利数量为37872件,其中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有20707件,占高新区拥有发明专利数的63.5%。在申请的发明专利中有限责任公司5392件,股份有限公司4875件,外商投资企业4816件。 从2006年高新区当年专利授权情况看,2006年高新区的专利授权数达到了17618件,其中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有6145件,欧美日专利授权数406件,欧美日发明专利授权数180件。在2006年当年授权的发明专利中,有限责任公司1738件,股份有限公司1384件,外商投资企业1249件。 二、高新区的综合发展情况。 1.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 高新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体现在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一部分高新区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在其所在的城市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占到30%以上的有21个高新区:杨凌高新区94.2%、西安高新区62.2%、淄博高新区51%、合肥高新区46.6%、宝鸡高新区46.1%、常州高新区46.1%、吉林高新区45%、威海高新区44.6%、海口高新区41.9%、成都高新区39.5%、珠海高新区39%、中关村科技园区38.9%、南宁高新区33.6%、襄樊高新区33.5%、太原高新区33.4%、桂林高新区32.6%、惠州高新区32.3%、长春高新区31.7、长沙高新区30.6%、武汉高新区30.5%、石家庄高新区30%。 从高新区的GDP情况看,占当地城市GDP达到20%以上的有11个高新区:杨凌高新区100%、淄博高新区48.9%、威海高新区39.8%、珠海高新区39%、潍坊高新区31.8%、常州高新区30.2%、中关村科技园区27.9%、吉林高新区26.4%、西安高新区26.2%、苏州高新区26%、合肥高新区20%。 2.通过环境体系认证 2006年已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可的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的高新区有35家,占到高新区总数的66%。 3. 吸引各类资金情况 用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配套的资金已达到13.6亿元,用于扶持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已达到37.8亿元,用于扶持担保机构的资金已达到46.3亿元,以上三种资金共计达到97.7亿元。 2006年高新区累计外商合同投资额为1431.4亿美元,年末累计实际投资额为760.8亿美元。 三、高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 1.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 2006年53个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到43319.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852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5.9 %和24.9%。
2006年高新区各主要经济指标与2005年比较,营业总收入年增长25.9 %,工业销售产值24.2%,工业总产值24.0%,工业增加值24.9%,净利润32.8 %;实现上缴税额22.4%,出口创汇21.9 %。高新区的出口创汇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达到14%。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上缴税额、出口创汇以上五项经济指标自1992年以来,保持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5.3%、45.6% 、37.8%、46.0% 51.4%。 2.各地区高新区的发展 53个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一览表。(见表2) 表2 2006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单位:家、亿元、亿美元
3.高新区经济占国家的份额 2006年高新区的生产总值(GDP)已达到12048.7亿元,比上年高出2018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的比重达5.8%。 四、高新区企业的发展态势 1.高新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 2006年高新区企业在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利润、缴税、出口创汇方面分别是1992年的187.6倍、192.2倍、89.1倍、199.7倍、331.9倍。(见图4)
2.企业缴税持续稳定 2006年高新区45828家企业共上缴税额1977.1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国全部缴税总额37636亿元的5.3%。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贡献显著
|